Skip to content

不要追指标了!用“价格结构”抓住交易真机会

作者:老余捞鱼

原创不易,转载请标明出处及原作者。

写在前面的话:大部分散户总是追着指标跑,但容易进场太早或错过转折点。今天教大家学会用“价格结构”和关键区域做判断,结合智能资金的思路和CPR指标,让交易变得更清晰、成功率更高。用这套方法少走弯路,抓住高概率机会。

一、策略解读

说实话,大部分交易者都习惯盯着一堆指标,但常常发现自己陷入“追涨杀跌”的怪圈。其实,市场的真相不在指标,而在价格结构和关键价位的变化。

1.1 什么是价格结构?

简单说就是“趋势的骨架”,价格结构包含几个关键动作:

  • 趋势突破(BOS):价格突破前一个高点或低点,表示趋势继续(我们叫它“突破结构”)。
  • 趋势反转(CHoCH):价格突破了最近的反方向波段,说明趋势有可能反转(叫“特征变化”)。
  • 假突破陷阱(SSS):聪明资金常制造假突破,诱使散户追高或杀低后反转(我叫它“卖点陷阱”)。
  • 快速跳空缺口(FVG):价格快速跳跃留下空白区域,后续通常会回补(叫“公平价值缺口”)。
  • 中枢区域(CPR):一条动态支撑阻力线,像磁铁一样吸引价格,判断趋势延续还是反转。

这套基于市场结构的交易策略,使用了BOS、CHoCH、SSS、FVG和CPR等概念,不仅捕捉到了精准的卖出区间和反转确认,还在底部拿到了教科书式的买入信号。

接下来,我会带你一步步了解这个策略,从图表设置到交易实盘指引。

二、策略设置

为了大家能简单上手操作,以下是我在 TradingView 上设置此策略的方法。如果大家要将策略用到其它工具平台上,看这篇凭 AI 之能,让人人掌握TradingView指标转跨多平台策略的独家指南 !

打开TradingView,选择您想要交易的图表,然后搜索 SMC Hybrid V2.1 并将其添加到图表中。

添加 CPR 指标:再次在指标菜单中搜索“CPR by KGS (Auto)”。

设置:如果您想要清晰的图表美观,请手动标记高点/低点。

三、趋势判断与识别

具体的交易规则是策略的核心,这套策略怎么用“结构+缺口+中枢”判断买卖点。

3.1 买入条件

下面是我做多进场时的关键条件:

条件买入条件
CHoCH上涨转折,表明从下跌到上涨反转
BOS向上破结构,确认上涨动量
FVG填充需求区的绿色FVG,等待看涨K线确认
CPR在支撑位以上或CPR充当支撑,价格反弹
智能资金标签买入标签增强入场可靠性(若可用)
可选看涨吞没K线或低成交量扫描线
入场在或刚好在FVG填充后
止损低于摆动低点或FVG底部
目标第一个阻力位、之前高点或相反FVG

3.2 卖出条件

一旦图形类似,且以下所有条件都符合,就建立卖出仓位。

条件卖出条件
CHoCH下跌转折,表明从上涨到下跌反转
BOS向下破结构,确认下跌动量
FVG填充供给区的红色FVG,寻找拒绝K线
CPR在阻力位以下或CPR充当阻力,价格未能突破
智能资金标签卖出标签增加信心(若可用)
可选看跌吞没K线或拒绝信号
入场价格重新测试红色FVG或从中跌破时
止损高于摆动高点或FVG顶部
目标最近需求区、CPR底部或支撑区

此表清晰对比买入卖出条件,强调共振的重要性。

3.3 实盘小贴士

别急着一用就上实盘,需要注意以下四点:

  • 结合成交量:反转和突破时成交量放大,更有信心。
  • 避免震荡区:中枢范围内价格波动时,交易风险大,建议观望。
  • 关注交易时段:比如美盘开盘波动更大,更容易形成清晰信号。
  • 配合心理价位:整数关口常是强支撑或压力,结合结构更可靠。

实盘反馈表明,结构交易策略聚焦价格行动,减少指标滞后误导,可能提升胜率。但主观性高,如识别CHoCH需经验,市场波动可能引发假信号。需结合风险管理,如止损设置。

这套策略适合谁用?

  • 短线和日内交易者:5分钟、15分钟图上效果明显。
  • 炒币和炒股的朋友:跨市场均有效。
  • 不喜欢复杂指标的你:想简单快速判断入场时机。
  • 想减少亏损次数的投资者:提高交易成功率。

四、观点总结

很多人之所以在交易路上走不远,是因为依赖太多复杂的指标和感性判断。其实,最靠谱的信号来自市场的价格结构和关键区域。当你学会用“结构+缺口+中枢”这套方法,你会发现市场开始跟你说话,交易变得简单明了。

下次进场前,问问自己:

  • 价格有没有形成明显的趋势突破或反转?
  • 有没有公平价值缺口回补做支撑或阻力?
  • 关键中枢区域是否确认了趋势延续或反转?
  • 成交量和时间点是否配合?

符合这些条件,放手干,成功率会更高!

感谢您阅读到最后,希望这篇文章为您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实用的知识!如果觉得有帮助,请不吝点赞和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。祝您投资顺利,收益长虹!如果对文中内容有任何疑问,欢迎留言,我会尽快回复!


本文内容仅限技术探讨和学习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
Published inAI&Invest专栏

Be First to Comment

    发表回复